0

媒体聚焦

头版头条!《新华日报》重磅报道盛虹:一路向“上”做强民族工业!
发布日期:2022-01-15    浏览次数:133
        1月15日,《新华日报》刊发头版头条文章《心怀“国之大者”、争当“行之实者”,为了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,为了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不受制于人——盛虹:一路向上做强民族工业》。报道用近4000字,梳理盛虹集团砥砺奋进、笃行务实的创业史。并在新时代发展理念指引下,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,以战略引领构建发展新格局,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民营企业的“磅礴伟力”。
        报道全文:
        从长三角腹地重镇盛泽,到沿海开发热土连云港徐圩新区,盛虹集团的产业“抛物线”跨江达海、贯通江苏版图、联结国家两大发展战略——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开发。
        从“纺织航母”到“石化巨子”,再到“炼化王国”,进而铸造“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”,29年来盛虹始终贴着国家战略往上游走,并成功实现了“三级跳”——如今,这个原本寂寂无名的村办小厂,已“跳”到2021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排行榜第311位,“跳”到世界经济舞台中央,气吐虹霓、风采强盛,展示了江苏民营企业深沉的爱国情怀。
        专家盛赞盛虹是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“神手”。可“链主”——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汉根却谦逊地说:“我们想法很简单,做实业就是心无旁骛,力争把企业做到极致、把我们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做得自主可控一些。”
        盛虹每年印染的坯布可绕赤道60圈,但坯布再长,也“长”不过企业29年来创造市场需求的眼光。
        1992年5月,27岁的缪汉根被吴江市盛泽镇盛虹村任命为村砂洗(印染)厂厂长。之前,他还担任过两年村丝织厂副厂长。重用他的理由很简单:年轻、有文化(高中毕业)、寡言实干,还琢磨村以外的事。
        盛泽与杭州、苏州、湖州并称“中国四大丝绸之都”,当时砂洗印染厂林立。缪汉根不满足于同质化的“坯布着色”,一心想染出不一样的产品来。
        一小块形似手掌的进口花印染布,引起缪汉根的“兴趣”,也打开了盛虹砂洗厂创新之门——他们边技术攻关,边下血本,将国内能印“手掌花”的3台机器悉数购回,继而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国产化,使这个印染新品一炮走红、风靡全国。
        在完成改制后,盛虹砂洗厂先后并购了周边近6家印染企业,还开创了盛泽民营企业并购县属和乡镇企业先河。到1999年,昔日两间砖瓦房车间起家的村砂洗厂,已成长为拥有7座印染厂的国内最大民营印染集团、全球中高端产品的核心供应商,每年印染坯布24亿米,长度可绕赤道60圈。
        肉眼看到的一根丝里最多竟有500多股纤维,纤维最细达到头发丝1/50,打破世界纺丝工业极限,如今差别化产品领跑全球。
        当盛虹稳坐印染“头把交椅”时,国内替代棉布的化纤业刚刚兴起,其原料如涤纶长丝尤其超细长丝进口为主,价高量少,国内市场“吃不饱”。这可触发了盛虹人的民族自尊心:“我们来做上游化纤原料,替代进口!”
        2002年,盛虹斥资20亿元投建60万吨熔体直纺项目,锚定“全球超细纤维基地”,主攻中高端新品,起步就开发“1万米纤维重量仅0.5克”的0.5dpf超细纤维。
        两年后,日本东丽公司宣布:世界工业化纺丝的技术极限——0.3dpf超细纤维研发成功!盛虹不服,要挑战“极限”。
他们联合清华、东华大学科研人员攻克技术壁垒,最终研发出只有人类头发丝1/50细的0.15dpf纤维,受到国内外市场追捧。如今,产销量已居全球第一。
        依靠前沿技术创新,盛虹不断挑战市场极限。2008年7月18日,世界第一条记忆纤维生产线投产,形成年产3万吨PTT(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)聚合装置能力。盛虹因此成为继杜邦后,全球第二个拥有PTT聚合专有技术企业,该成果还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
2019年6月工信部批复,由盛虹牵头组建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成立,为当时江苏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。盛虹,担起加快化纤大国走向化纤强国的重任。
       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许坤元说,盛虹已成为在全球举足轻重的系列纤维供应商,拥有多个核心产品国际定价权。为促进我国纺织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立下汗马功劳。
        如今,盛虹差别化功能纤维总产量超过250万吨,产品差别化率达到90%,被誉为“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”。
        挥师北上,投资布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,继而超前布局新材料项目和炼化一体化省重大项目,“登顶”赋能全产业链。
        化纤的“源头”是石油,炼油厂炼出石脑油,供石化厂生产芳烃,再合成化纤。我国纺织纤维76%为化学纤维,纤维总量占全球产能的70%以上。随着进口原油价格持续上涨,作为“化纤大王”的盛虹更加“惦记”上游石化产业。
        2010年5月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随后,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内“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”,连云港位列其中。盛虹从中捕捉到政策先机。
        几个月后,缪汉根以吴江工商联常委的身份赴连云港,参加“2010年省民营企业家高层论坛”。当得知徐圩新区将建一座面积两倍于老港区的新区时,他兴奋得彻夜难眠——何不在此建专用码头,进口石油,生产乙烯、芳烃等石化产品,替代化纤生产原料外部依赖?
        也有反对声音:“上石化项目投资大、周期长、风险高,民营企业经不起折腾。”缪汉根一锤定音: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最迫切!
        盛虹迈入石化的脚步,一开始就走出了超前节奏。
        化纤的上游是PTA(精对苯二甲酸),先上PTA项目解决化纤原料自给是通用逻辑。但盛虹却不满足于此——同时走“芳烃和烯烃”两条线,“芳烃”上PTA再到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;“烯烃”则从甲醇入手,深加工生产新材料的关键原料,因为缪汉根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,预感国内在新材料领域“吃不饱、吃不好”的情况将更紧迫。从公司成立的时间点来看,也昭示了盛虹的战略前瞻性。
        2010年12月,占地500公顷的盛虹全资子公司斯尔邦石化,落户连云港徐圩新区化工产业园。一出手,盛虹就先瞄准了难度更高、国内最吃紧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领域。缪汉根为斯尔邦起名,从国际“三大化工巨头”——巴斯夫、拜尔和杜邦公司各取一字所集,蕴含盛虹向新材料转型的雄心。
        第二年,盛虹在此投下第二个石化项目——以生产PTA为主的虹港石化,解决化纤原料自给。
        虹港石化开工后,由于进口主原料PX(对二甲苯)受国际期货交易市场波动影响,盛虹常出现供应缺口。“该上炼化了,向产业链源头攀登!”盛虹应势而动。
        2018年9月17日,盛虹拿到国家核准炼化项目批件,12月12日拿到批复报告,两天后,在徐圩举行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典礼。当时,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领导来了,省委书记、省长、市委书记、市长等来了,缪汉根和他们共同推杆启动。盛虹投资677亿元,加快集团全产业链与港城、城产全面融合,在连云港再造一个绿色低碳、活力四射的“新盛虹”。
        这个省重大项目如同“套娃”,包含年产280万吨芳烃、110万吨乙烯及下游衍生物项目,还配套30万吨原油码头、300万立方米仓储及公用工程岛等,项目总投资677亿元。盛虹成功“跨界”,变成国内石化领域产出化工品收率最高、种类最丰富、成品油收率最低的企业,这为后续“延链”发展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电子化学、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原料保障。
        一旦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,可使80%以上原料和产品可在连云港基地内互供,形成完整高端的石化产业链闭环,助推国家“双循环”和“双碳”战略落地。而斯尔邦石化以“烯烃”为核延伸创新链、价值链,已经在新型能源材料、生物医用材料、电子化学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,主打产品在国内均位列技术和规模领先。此外,以EVA光伏料为例,斯尔邦通过自主研发,目前产能居全国第一,占全球产能的28.6%,一举改变了该产品90%以上依靠进口的历史。
        至此,盛虹不仅打通“一滴油到一根丝”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,更超前进入新能源、新材料赛道,形成国内同行企业中独有的芳烃、烯烃“双链”模式。
        盛虹发展之谜:为何每次都能和着政策节拍、前瞻决策、步步为营,且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。
        一直追逐上游、产业链韧性一路提升的盛虹,为何屡战屡胜?有何示范启示价值?
        启示一:29年聚焦主业,只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一件事。正因为老老实实做“长线”、赚“慢钱”,才有效规避决策和市场风险。
        启示二:29年“盛虹毅力”不变,百折不挠补链延链、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。一旦产业链受制于人,创新就寸步难行。
        盛虹从不自我满足。2021年7月22日,缪汉根在徐圩新区主持一场企业战略转型会议,宣告成立他任组长的“新能源、新材料战略实施领导小组”,确定盛虹未来发展“三大方向”——新能源、高性能新材料和低碳绿色产业。为此,还规划建立100亿元的科技研发基金和100亿元产业扶持基金。
        很快,盛虹亮出了新的战略定位——以生产大宗基础原料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为平台,形成核心原料平台+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电子化学、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“1+N”新格局,在“十四五”打造一个更有竞争力的“新盛虹”,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新能源新材料供应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。这是盛虹高质量发展再出发的“宣言书”。
        启示三:29年生态自觉不变,把每一次绿色低碳标准提升,都视为企业转型、技术进步的发展机遇。
        早在2008年,盛虹就引进研究“碳足迹”的博士后,率先控制热源、减少排放。
        如今,在盛虹泗阳产业园,已经建成全球第一条回收废弃塑料瓶、循环再生产化纤产品的生产线,全面投产后,每年消化175亿个回收塑料瓶,产出25万吨涤纶丝。
        不止于此,盛虹紧贴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三个“百万吨级”绿色项目陆续开工,即百万吨级EVA、百万吨级丙烯腈和百万吨级可降解材料。企业向绿色转型要“红利”的思维,更清晰。
        连云港市委书记方伟告诉记者,2021年11月19日,省政府正式批复《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(修编)》,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型石化产业基地“扩容”,也为盛虹构建高端石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供了发展空间。
        “连云港选择了盛虹,盛虹也选择了连云港。今后,你们可以写一个企业与一座城市的转型故事。”方伟说。记者答应道:“等盛虹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之际吧!”
        以心怀“国之大者”的气魄,争做“行之实者”的担当。盛虹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,加快推进转型升级,在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书写了壮丽的“盛虹答卷”。新的一年,盛虹集团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战略转型步伐,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,以高质量发展描绘新时代的盛虹蓝图!
友情链接: 东方盛虹 盛虹石化 招投标平台

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纺织科技示范园区     苏ICP备32920764号 技术支持:浩维网络

168官方网站-全网澳洲幸运5历史开奖记录:开奖历史记录、查询开奖结果号码 - Somerset Carers